打脸
李伟有些幸灾乐祸,但是知道自己不能出声,免得被殃及无辜,其他的同学则都在看笑话。
孔令熏红着脸,低着头,在王逸之耳边小声,说道“先生,老师在叫你。”
也许机缘巧合,王逸之此时梦到了前世上高中时的场景,耳边在听到孔令熏的话之后,身体打了个哆嗦,下意识地站起来,喊道“到”
这下子让整个交流中心里的所有学生哄堂大笑起来,而张辉的脸色彻底的黑下来,两只拳头攥的紧紧的,恶狠狠地说道“起来回答一个问题,给我把口罩摘了,学生就应该有学生的样子。”
“哦。”王逸之略微一犹豫,还是没有摘口罩,因为他不敢保证会场里没有人认识他。
张辉看王逸之没有动作,以为对方是轻视自己,牙根都恨的痒痒的,不过在林慧儿的面前,他还是保持着一些风度,故作淡然地说道“我刚才讲到了阿q,请简要描述一下形象。”
王逸之点点头,说道“我认为阿q并不是当作一个典型的形象来塑造的,而是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群像创造出来的。
可以视其为社会中的无业者、流浪者或者拾荒者,总之他们以寄居的方式存在,是社会秩序以外的人。
但是即使如此,阿q仍面临着伦理难题,他们深受社会伦理的约束和儒教思想的约束,比如“君子动口不动手”“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”等。”
这下子,交流中心里的学生都有些惊讶了,甚至有人笑出声来。
因为刚才张辉解读阿q是以民族本性来切入的,甚至考据出了阿q借鉴的是历史上特定的人物的形象,如今这个戴口罩的人这么一说,就仿佛是把张辉按在地上抽脸一样。
林慧儿眉头一挑,她转过头看向王逸之,总感觉有些眼熟,不过她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上面,而是欣赏对方的意见,从其表述中可以看出是对阿q有自己见解的人。
“呵呵”张辉认为对方是故意来砸场子的,带着
一丝讥诮的笑容问道“很好,有不同的意见,这非常好。那我再问问你,你觉得对于一个作家,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天赋,哪一个更重要”
这句话是王逸之带到这个世界上的,最早发表在临海晚报上,进而传遍整个世界,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解读,因为各行各业的情况不同,而文学界更倾向于天赋更重要。
张辉这时候就在等王逸之回答天赋更重要,然后自己就可以对其进行讽刺,以自己如今的学术地位来对对方的天赋进行否决,一般学生对这种情况都没有办法进行反击,谁让文学界是一个胜者为王的残酷世界,没有证明自己的作家和文学家都是失败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