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三章 赵康的拜访(1 / 2)

赵康的拜访

魏昂年龄不超过十一岁,寡言少语,从外表上看起来有些木讷,只有王逸之问话的时候才回答,声音也是小的可怜。

吃过早饭之后,王逸之把魏昂带进了书房,既然是自己曾经答应过的事情,怎么也要做好才行。

魏昂双手放在膝盖上,恭敬地将一叠文稿放在王逸之面前,说道“请老师您指点。”

“写作的道路是异常艰辛的,除了要有天赋之外,勤奋是最重要的。”王逸之接过稿子,告诫道。

“三月既望,珊洲演放飞机。余欲往观,深以独行踽踽为虑。既而二三知己,过访余家,遂结伴往观。

见夫游人如鲗,不绝于道。遥见一物,似舟非舟,似车非车,浮于水中,不知者,以为汽船焉。友人告余曰此所谓飞机也。”

王逸之看着稿子中的一篇文章,不禁念出声,然后微微皱眉,说道“其他的文章不说,这篇文章是不

是你知道我对文言文的看法后,特意写出来讨好我的”

魏昂张了张嘴,最后沮丧地掉头承认了,这是他用了一个晚上精心准备的,还想等来一番夸奖,却没有想到会迎头泼来一盆冷水。

王逸之没有说话,继续看其他的文章,果然只是小学生中上游的水平,也没有任何特别出彩的地方,如果这样写下去,这孩子估计也就是一个三流作家。

他虽然前世只是一个总编辑,但是看过了稿件太多了,再加上无数名著的洗礼,不敢说老人百分之百准确,但也是八九不离十的。

现在的明国文学界已经有了传统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划分,后者的门槛虽然没有前者那么高,但是对市场的反应却要有相当的预见性。

魏昂的文章也许是为了给自己看,刻意地添加了一些华而不实的词藻,这在王逸之看来完全是画蛇添足。

忍受着痛苦,王逸之仿佛是经受折磨一样,仔仔细

细地把魏昂剩下的文章看完,然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,说道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”

“先生说的是陆游写的剑南诗稿文章,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粹然无疵瑕,岂复须人力。指的是技术高超的人,偶然间即可得到,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,出于灵感,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。”魏昂说道。

作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,拥有这种文学素养已经很不错了。

王逸之点点头,说道“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,加上创作的灵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,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多读书,多了解身边的事情,积累自己的储备,等到你十八岁的时候,我会再来看你的文章,如果你的确有天赋,我会考虑收你为弟子。”